蓝矾化学式
蓝矾化学式
蓝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又叫胆矾或五水硫酸铜。五水硫酸铜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潮解,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风化,加热至45℃时失去二分子结晶水,110℃时失去四分子结晶水,称作一水硫酸铜,2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无水物。
也可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失去五个结晶水。
无水物也易吸水转变为水合硫酸铜。吸水后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蓝色),常利用这一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如对酒精是否含水进行鉴定,在待鉴定酒精中加入少许无水硫酸铜,如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则说明酒精中掺有水)。 胆矾中主要成分为硫酸铜,误服、超量均可引起中毒。硫酸铜能**传人神经的冲动经迷走及交感神经传导至延髓的呕吐中枢。
由于反复剧烈的呕吐,可致脱水、和休克,同时损害胃粘膜,甚至造成急性胃穿孔。 硫酸铜溶液局部有很强的腐蚀作用,能使口腔、食管、胃肠道的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和糜烂。铜也是一种神经肌肉毒,当铜进入人体后,可有全身中毒症状,损害肝、肾,引起脂肪变性和坏*,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转为抑制。
蓝矾的化学名叫什么?
蓝矾的化学名叫五水硫酸铜。
五水硫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SO4·5H2O,俗称蓝矾、胆矾或铜矾。
具有催吐,祛腐,解毒,治风痰壅塞、喉痹、**、牙疳、口疮、烂弦风眼、痔疮功效但有一定的副作用。
五水硫酸铜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潮解,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风化,加热至45℃时失去二分子结晶水,110℃时失去四分子结晶水,称作一水硫酸铜,2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无水物。也可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失去五个结晶水。
不良反应机制
胆矾中主要成分为硫酸铜,误服、超量均可引起中毒。硫酸铜能**传人神经的冲动经迷走及交感神经传导至延髓的呕吐中枢。
由于反复剧烈的呕吐,可致脱水、和休克,同时损害胃粘膜,甚至造成急性胃穿孔。硫酸铜溶液局部有很强的腐蚀作用,能使口腔、食管、胃肠道的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和糜烂。
蓝矾是什么?
蓝矾是颜料、电池、杀虫剂、木材防腐等方面的化工原料。
蓝矾是天然的含水硫酸铜,是五水硫酸铜的俗称,为了与“无水硫酸铜”区别,通常读作“五水合硫酸铜”,相对分子质量为250,是分布很广的一种硫酸盐矿物。
它是铜的硫化物被氧分解后形成的次生矿物。
胆矾产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也经常出现在矿井的巷道内壁和支柱上,这是由矿井中的水结晶而成的。
蓝矾的晶体成板状或短柱状,这些晶体**在一起则呈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皮壳状等。它们具有漂亮的蓝色,但如果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会由于失去水而变成不透明的浅绿白色粉末。同时胆矾极易溶于水。
扩展资料:
蓝矾的应用
预处理饲料级沙状无水硫酸铜,除具有硫酸铜的功能外还具有在使用过程中,粉尘较少,大大地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工人皮肤、呼吸道的**;
同时更能保证预混料中铜的添加量。流动性较好,在生产过程中混合均匀度较好;同时不易出现结块现象。
在生产过程中, 因为不添加任何载体,故不存在与其它物质接触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由于在预混合饲料、饲料中, 与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接触面较小,从而减少对上述营养物质的破坏。
明矾、胆矾、蓝矾和绿矾的化学式分别是什么?
明矾的化学式是KAl(SO4)2·12H2O,明矾还可用于制备铝盐、发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剂、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在20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5.90g。
胆矾,又称蓝矾,它的化学式是CuSO4·5H2O。
无水硫酸铜(CuSO4)的是白色固体,一旦吸收了水分,就会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CuSO4·5H2O),也可以蒸发硫酸铜晶体中的水来得到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此变化为化学变化。
绿矾的化学式是FeSO4·7H2O,主要用途: 用作净水剂、煤气净化剂、媒染剂、除草剂、并用于制墨水、颜料等,医学上用作补血剂。
扩展资料:
矾石
名称:矾石
丸散:0.09~3克(片同)。外用:适量。
释名:亦名涅石、羽涅、羽泽;煅枯者名巴石,轻白钟乳状毛矾石者名柳絮矾。
气味:酸、寒、无毒。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ingxinpianjian.com/baikezhishi/6073.html